1、客觀原因——商標查詢盲區(qū)
在商標申請前,商標要進行查詢看是否有相同或近似的,避開相同或近似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商標的成功機率更高。但是查詢系統(tǒng)里的數(shù)據(jù)始終是比現(xiàn)實中的申請慢一節(jié)拍的,已經下發(fā)受理書的申請信息基本上都可以查到,但是近期申請的還沒有下發(fā)受理書的(也就是申請信息還未錄入商標數(shù)據(jù)庫的,或者可以理解為是商標局已經收到但還沒有整理受理積壓的)商標,是任何人都無法查詢到的。這個盲期的時間段以商標局數(shù)據(jù)錄入時間為準,查詢盲期3個月左右。如果在盲期內,即使有人和你申請相同的商標,也是查詢不到的。這是客觀存在的原因,就目前技術而言,還不能克服。
2、主觀原因——商標近似的判斷
在商標查詢時,對于查詢到的結果,是要和申請人的商標進行近似比對的。而在比對的過程中,申請者個人會有一個標準和看法,代理公司的商標查詢員會有一個標準與看法,而商標局的審查人員也有其一套標準與看法。由于各自的知識與經驗不同、各自的利益和角度不同,所以三者的觀點在不少情況下并不一致。所以對于兩個商標近似不近似,并沒有絕對的標準,只有概率上的判斷。 尤其是圖形商標的近似度,判斷的差異性更大。一般情況下,三者看法要重視的順序是:商標局審查員>代理機構查詢員>申請人,當然在申請時,應重視代理機構的意見。這是商標注冊最大的不確定因素,同樣難以避免。
看到這,很多小伙伴會頭疼
這么多不確定的因素
我要怎么最大化的提高自己商標注冊的成功率呢?
這時候就需要找一家擁有資深代理經驗的商標事務所啦!